close

WEDCV155VD5RRV515DV

 

內容簡介

睽違65載 臺灣第一本工藝主題專書 增修出土

  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在工業與科技的巨輪之下,在經歷了代工與模仿後,臺灣工藝漸漸走向設計與風格塑造之路,但到底我們的定位、特色、脈絡、優勢是什麼?

  西方有英國威廉.莫里斯發起的工藝美術運動,東亞則有日本柳宗悅倡議的民藝運動,臺灣呢?屬於我們自己的工藝美學脈絡何處尋?

  臺灣工藝之父顏水龍言論集首次完整出土,或許能帶給我們完整的視野與啟發!
 
  「顏水龍一生為我們留下龐大的美術資產,珍貴的手工藝設計與寬闊宏觀的現代視野。他是臺灣美術史上非常特殊,甚至是反主流的一位藝術家。他的使命感兼具理想與實用主義,期許改善傳統,開拓臺灣的物質美與崇高的精神價值。」──顏娟英博士

  顏水龍的代表作《臺灣工藝》是臺灣第一本工藝主題專書,自1952年自費印製出版迄今已超過一甲子,原書早已絕版,但其歷史意義與觀念價值卻歷久彌新,尤其在今日手感復興的時代,更需要一個先驅典範,引領我們找尋屬於這塊土地的工藝美學。

  本書以原版《臺灣工藝》一書內容為主軸,並收錄前後六篇顏水龍發表於其他當代期刊的工藝文章,從多方角度重新打造經典:

  時間之書──全書依各篇發表的時間序為軸線,期使讀者循序認識顏水龍一生跨足日治與民國兩個時期的工藝軌跡,並希望透過其推動臺灣工藝的角度,回顧臺灣工藝的發展歷程,讓讀者了解臺灣生活工藝的精神所在,除此之外還可以藉由顏水龍對臺灣工藝所做的努力,激發現代從事工藝業者的熱情與力量,作為未來臺灣工藝向全球邁進的指標。

  時代之書──其中,1952年的《臺灣工藝》一書,是由顏水龍撰述、繪圖、設計、出版,明顯反映出1940年代臺灣造形運動之美學精神;新刊版之視覺風格,從內頁、封面、到裝幀,都以還原1940年代致力挖掘臺灣特色的美學精神出發,並鏈結工藝手感的表現,向這位臺灣工藝先行者致敬。

  手感之書(書中有書)──最特別的是,翻開新刊版〈臺灣工藝〉此篇,可見一本舊版的《臺灣工藝》小冊,將原書之序言、木刻畫作、廣告復刻置入。古今交雜,虛實交錯,新舊融合,以紙本為舞臺,展現書工藝的精緻與趣味,創造豐富的閱讀層次感。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顏水龍(1903~1997)


  臺南下營人,畫家、工藝教育家,被譽為「臺灣手工藝導師」、「臺灣工藝之父」。

  1929年自東京美術學校西洋畫研究科畢業,之後前往巴黎習畫,油畫作品曾入選法國巴黎秋季沙龍、臺灣美術展覽會。因深感所學現代美術與大眾生活有所隔閡,1937年起,開始進行臺灣工藝產業調查,其身分逐漸由一名畫家轉換為工藝指導者。

  1951年,受聘省政府建設廳顧問,輔導各鄉鎮縣市舉辦手工藝講習班,並出版《臺灣工藝》(1952)一書,提供臺灣手工藝產業發展的建言。先後規劃成立南投工藝研究班、平地山胞手工業訓練班等,培訓出許多具設計意念的本土工藝技師,也為今日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奠定良好基礎。六○年代,投入臺灣公共藝術的先驅工作,作品以臺北市中山北路劍潭公園100公尺長的〈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馬賽克壁畫最為浩大。

  1971年受聘至實踐家專(今實踐大學)創立美術工藝科,直至81歲方從教職崗位退休。他一生創作長達76年,其生活工藝的前瞻理念,及知行合一的實踐精神,迄今仍深刻影響著臺灣現代工藝的發展。

目錄

〈出版序〉 重新打造經典,向臺灣工藝之父致敬/許耿修
〈前  言〉 天際明亮的光芒──臺灣手工藝的導師顏水龍/顏娟英
●臺灣「工藝產業」之必要性∣《臺灣公論》,1942.2
●工房圖譜-竹工藝、角工藝、染房、筆屋工房∣《民俗臺灣》  1943.4.5.6.9
●關於臺灣工藝產業∣《工藝ニユース》,1943.7
●引言/ 帽蓆/ 竹材工藝/ 蓪草紙及其他諸紙/ 金屬工藝/ 骨角、珊瑚、貝殼工藝/ 染織及刺繡工藝/ 籐、藺草、月桃等之編組工藝/ 木材工藝/ 漆工藝/ 窯藝(陶器及玻璃製品)/ 其他工藝(皮革、大理石等)/ 山地工藝/ 結言/ 附錄一:臺灣工藝品之貿易價值/ 附錄二:臺灣工藝指導所(假稱)設立案∣ 《臺灣工藝》,1952.9
●我與臺灣工藝─從事工藝四十年的回顧與前瞻∣《藝術家》,1978.2
●臺灣民藝∣《臺灣風物》,1978.9
●臺灣區的造形文化∣《歷史文物》,1997.12
 〈年表〉 顏水龍的工藝軌跡
 

出版序

重新打造經典,向臺灣工藝之父致敬
文/許耿修(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主任)
 

  顏水龍是臺灣第一代西畫家,同時更是臺灣工藝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前輩,世人稱譽為「臺灣工藝之父」。自一九三○年代起,即開始著手調查及推廣臺灣傳統工藝技術與材料,推動美化生活,計劃開辦學校培育工藝設計人才,實踐以藝術改善庶民生活的理想,後期並跨足公共藝術,其成就貢獻深刻地影響著臺灣現代人的生活。
 
  顏水龍的代表作《臺灣工藝》則是臺灣第一本工藝主題專書,自一九五二年自印出版迄今已近七十載,內容包括:帽蓆、竹材工藝、蓪草紙、金屬工藝、骨角、珊瑚、貝殼、染織、刺繡、籐、藺草、月桃等編織工藝、木材、漆工藝、皮革、大理石、山地工藝、玻璃工藝等等均納入討論,書後並附有顏水龍對臺灣工藝發展與指導機構的草案。誠如他自己在原序中所言:「書中的內容重點在於工藝生產要素、工藝材料和振興方策。」原書雖早已絕版,但其中揭櫫的觀念價值卻依然歷久彌新,尤其在今日手感復興的時代,我們更需要一個先驅典範,引領大家找尋屬於這塊土地的工藝美學。
 
  為了能完整認識「臺灣工藝之父」顏水龍一生跨足日治與民國兩個時期的工藝軌跡,本書以原版《臺灣工藝》一書內容為主軸,並補充收錄前後六篇顏水龍發表於其他當代期刊的工藝文章,希望透過顏水龍推動臺灣工藝的角度,回顧臺灣工藝的發展歷程,讓民眾了解臺灣生活工藝的精神所在,除此之外還可以藉由顏水龍對臺灣工藝所做的努力,激發現代從事工藝業者的熱情與力量,作為未來臺灣工藝向全球邁進的指標。
 
  原書由顏水龍撰述、繪圖、設計、出版,新刊版則試圖透過「時間之書」、「時代之書」、「手感之書」三種思考角度,將顏水龍一生、包含《臺灣工藝》原書內容之所有工藝相關文章與圖像素材重新整理,從多元角度重新打造經典,向這位臺灣工藝先行者致敬。
 
  (一)時間之書——全書脈絡依發表之時間序落版,並於刊頭明顯位置標誌當年發表書刊封面及說明,閱讀時可充分體現顏水龍先生對臺灣工藝探索的軌跡,以及做為一先行者之高瞻遠見。另由編者針對內文適度酌予加註,彌補讀者時空落差。
 
  (二)時代之書——視覺裝幀重現一九四○年代臺灣造型文化運動之美學精神。顏水龍先生自一九四○年代初開始發表工藝相關論述,彼時為大東亞戰爭末期,皇民化運動如火如荼,但另一波由文化學術界所發動、戮力發掘臺灣特色的「本島造形文化運動」亦於此時揭開序幕,顏水龍亦參與其中。因此新刊版之視覺風格,以還原一九四○年代的美學精神出發,並鏈結以工藝手感方向表現。
 
  (三)手感之書——為考慮可讀性,新版採十八開,舒朗可親之版型;又為創造閱讀之層次感、手感與趣味,在書中架設另一本小書的舞臺,大書翻開會看見裡頭有一本舊版的《臺灣工藝》小冊,將原書之序言、木刻畫作、廣告復刻置入。古今交雜,虛實交錯,新舊融合,多層次組構,以紙本為舞臺,展現書工藝的精緻與趣味。
 
  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在工業與科技的巨輪之下,在經歷了代工與模仿後,臺灣工藝漸漸走向設計與風格塑造之路,但到底我們的定位、特色、脈絡、優勢是什麼?西方有英國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發起的工藝美術運動,日本則有柳宗悅倡議的民藝運動,臺灣呢?屬於我們自己的工藝美學脈絡何處尋?藉著這次臺灣工藝之父顏水龍言論集首次完整出土,或許能帶給我們較完整的視野與啟發。

前言

天際明亮的光芒――臺灣手工藝的導師顏水龍
文/顏娟英(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我們去學美術,而我們對鄉土要如何使其在藝術上有所啟蒙。這也是一個很大的責任感。」(一九八八年六月筆者採訪)
 
  顏水龍一生為我們留下龐大的美術遺產,珍貴的手工藝設計與寬闊宏觀的現代視野。他是臺灣美術史上非常特殊,甚至是反主流的一位藝術家。當許多畫家投入創作,意圖在畫壇揚名時,唯有他獨自深入山地鄉間,記錄傳統藝術文化。這位留學東京、巴黎的畫家,原本可以專心創作,享譽畫壇,卻為了他的理想,深入農村與偏遠部落,藉著保存手工藝品的價值,提升臺灣文化素質。
 
  幼年失怙的顏水龍珍惜恩人與摯友,並且抱持感恩圖報之心,善盡藝術家的力量,奉獻廣大社會。他的使命感兼具理想與實用主義,期許改善傳統,開拓臺灣的物質美與崇高的精神價值。當他從東京美術學校研究科畢業時,曾考慮到山地當警察兼教育者,實踐他對原住民的關懷。一群熱心朋友為他介紹仕紳、企業家,加上林獻堂(一八八一~一九五六)等人組成後援會,湊出留學巴黎的旅費。顏水龍晚年帶著落葉歸根的決心,回歸霧峰投入創作與手工藝工作,他說:
 
  「我年輕的時候……林獻堂先生總是幫助我,他的長公子攀龍兄也是每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伸出援手,……所以選擇林獻堂先生故居所在地─霧峰當作我的故鄉,住在這裡可以常想起恩人。」
 
  一九二○~一九三○年顏水龍求學東京,從一位鄉下青年轉變成前途無量的都會藝術家,親身經歷關東大地震(一九二三),目睹東京從廢墟轉變為摩登的現代大都市。他半工半讀,縮衣節食卻決心不參加美術團體競賽,走自己的路,努力揣摩如何成為對社會大眾有用的藝術家。油畫科五年級時,面對將來出路問題,他選修教育學與圖案學等以取得教師資格。後來才知道,想要在臺灣覓得中學教職非常困難。不過,圖案學的訓練成為他日後發展工藝設計的助力。
 
  一九三○年夏,顏水龍踏上巴黎國際藝術舞臺,卻不斷反思自己的人生目標、臺灣特殊文化,以及在世界中的位置等問題。一九三一年五月世界殖民地展覽在巴黎展出,他反覆觀察世界各地原始藝術的特質,以及如何在現代生活中活用原始藝術。他發現傳統手工藝若與現代設計結合,改良後外銷,從而改善民眾生活,既可保持傳統技藝,又能豐富文化素質。他建立人生的重要信念:若只是成為一位在展覽會上獲獎的名畫家,影響有限。不如以更宏觀的理想,走入農村與部落,設計符合現代生活的用具,輔導民眾生產,透過美術與工藝技術的交會,兼顧社會文化啟蒙與國家經濟利益。
 
  一九三二年秋末顏水龍返回日本,以商業設計及文藝插畫謀生,但他掛念著在故鄉臺灣的理想。一九三五年受邀返臺協助籌備「始政四十週年紀念博覽會」工作。夏天,他展開原住民調查工作,在蘭嶼停留短短十天,發表圖文並茂的文章涵蓋島嶼的地理、人口、衣食住行、藝術等,宛如一位人類學家。自此,他與各地原住民建立長期友誼,經常前往拜訪、寫生、研究,而原住民朋友到臺中時,也習慣在顏家停留,尋求諮商與友情。
 
  一九三七年起,不顧戰爭影響,以及官民對於工藝教育的冷漠,顏水龍頻繁地往返臺日,調查臺灣傳統手工藝,並研究日本工藝教育訓練課程,期待將工藝教育帶入家鄉。一九四一年,他陸續在臺南組織南亞工藝社、藺草、竹細工產銷合作社,外銷成功。他又成立「竹藝工房」,推廣適合現代生活風格的工藝設計,卻不幸燬於空襲。一九四三年春,日本民藝運動領導者柳宗悅(一八八九~一九六一)來臺,由顏水龍帶領到臺南、屏東,以及臺中霧峰林家觀察民宅、生活工藝等。柳宗悅肯定臺灣手工藝產業的重要性,令他頗為欣慰。
 
  戰後,顏水龍先後規劃成立南投工藝研究班(一九五四~一九五九)、平地山胞手工業訓練班等,培訓許多工藝技師,並將他多年調查整理出版《臺灣工藝》。一九五三年報紙商業專刊中,稱他為臺灣手工藝導師。他的成果受到美國專家顧問重視,特別指定運用美援經費補助其推廣計畫。但他的教育推廣理念,終究與急功好利的官員心態不合,如龍困淺灘,難以長期合作。他曾單身赴任臺北的手工業推廣中心擔任設計組長,在辦公室日夜工作兩年多,最後卻黯然離開。回到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培訓人才,又因為經費無以為繼而辭職。不過,十年間的努力訓練了一批具有設計意念的工藝家,更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奠定良好基礎。
 
  一九六五年,臺中自由路太陽堂餅店改建新店面時,顏水龍與建築師合作設計新樓房,並且聘用手工藝匠師,利用竹、籐等原生材料完成室內裝潢。他親自設計美觀大方的向日葵餅盒,為產品增添亮麗的特色。接著,他在店門口製作一幅繽紛華麗的向日葵花叢的馬賽克壁畫,成為餅店的總體設計文化標誌。
 
  一九六一年,顏水龍展開臺灣公共藝術的先驅工作。這一年臺中市省立體專的體育館落成,他接受委託在外牆製作一幅大型馬賽克。他身兼領隊與創作者,從素描、製圖、拜訪廠商找適當的陶瓷材料,到搭鷹架,爬上爬下地校對圖色、反覆檢查結構與黏貼效果,冷靜地搶救各種突發狀況。為了在街道旁,長期供民眾鑑賞美術的機會,他不辭辛勞地工作。一九六九年,臺北市長高玉樹(一九一三~二○○五)禮聘他加入市容美化委員會。他陸續參與國父紀念館等外圍美化環境,以及規劃敦化南路、仁愛路林蔭大道等工作,最重要的是中山北路劍潭公園,面積浩大的〈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作品,他曾住在附近的旅館半年以上,就近監工。
 
  一九七一年顏水龍受聘到實踐家專創立美術工藝科。他誘導女孩的愛美心理,鼓勵她們在學期間,動手不斷地嘗試設計、改善美化自己的外貌與氣質,發展自己的創意及獨特風格,更從中建立自信。他禮聘業界一流人才參與教學,更親自帶領學生參觀相關產業工場與原住民部落,深入學習。他相信工藝設計師的責任在於改造生活造形,創造舒適而有效率的生活空間,因此,除了技術,更需要自然與人文的學養,深耕在地文化意涵。他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因此同事與學生都被其精神所感召,共同為臺灣手工藝的發展而奉獻。一九八四年,他年滿八十一歲方從教職崗位退休,繼續堅持創作,並輔導各地方工藝產業發展。
 
  顏水龍一生創作長達七十六年,但是生前個展僅有五次。他寧可與家人過著樸素、低調而優雅的生活,也不願意用自己的創作換取生活享受。相對地,他對推動手工藝發展的努力可謂百折不撓,義無反顧,因為他相信,在日常生活中推動美術工藝品, 才能全面改變社會的文化價值觀。
 
  一九八八年採訪顏水龍時,他曾說:「要安靜地做,在臺灣要靜靜地做,不要想著要出名,才能把事情做好。」這正是他走在寂寞的漫漫長路,領導臺灣藝術界創造新文化圖像,堅持理想推動美術工藝產業以提升生活的心境。如今,這位藝術家的智慧逐漸散播開來,我們好比看到天際遠處北斗星穩定的光輝,引領著未來走向更美麗的世界。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508451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7 x 23 x 1.2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

 

 

提到我國古代帝王建都的風水寶地,你肯定會想到四面都有屏障,易守難攻的「四塞之國」——關中。關中名稱的由來,跟四關有關係,四關指的是北蕭關、南武關、西散關和東潼關,關中即四關之內。 關內田地肥美、物產豐富、人傑地靈,「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歷史上在這裡建都的政權很多,早至西周秦漢,下延隋唐,總之,是我國歷史文化重點。伴隨改朝換代,朝代更迭,一代又一代的人消逝在歷史的洪流中,最能證明他們曾經存在痕跡的就是文物,在關中地區出土文物已不是什麼稀奇事,只是有時由於人們的私心,很多文物流落到了民間。 ... 上個世紀70年代,全國進行大規模的土地整改運動,位於陝西省扶風縣段家鄉的大同村的村民也積極響應,生產隊正集中大夥​疏浚寶雞峽的主幹渠。大家都各自忙著手中的活,這時,一位姓王的老漢在挖到河渠邊緣的土地時,鋤頭碰到了什麼堅硬的東西,發出刺耳的金屬聲,老王冷不伶仃被嚇了一跳,趕忙蹲下身查看土裡到底有什麼東西。 ... 扒開泥土,原來一個形狀奇奇怪怪的破罐,這罐子表面沾著泥土,上面開口呈圓形,下座為方形,罐身似乎還有紋飾。老王心裡頓時明白了是怎麼回事,他冷靜地將寶貝重新埋了回了土裡。晚上,趁著月光,再把東西挖出來,然後將水渠恢復原樣。回到家後,也不敢伸張,悄悄地寶貝埋在柴房的牆角里。 後來好幾天,老王每天夜裡都外出,今天一件,明天一件,一共挖了四件青銅寶貝。他知道私藏文物是犯法的,所以一直將文物保管的好好的,從不對別人說起,包括家人也蒙在鼓裡。直到1987年,已經73高齡的老王臥病不起,有一天,他才將兒子拉到身邊告訴了他這個秘密,並囑咐兒子不到萬不得已千萬別出手。 ... 九十年代,大同村很多農民都到沿海打工,老王的孫子也長大了,想出去打工怎賴家裡太窮湊不出路費。左思右想後,老王兒子咬咬牙從父親交代的那個牆角里挖出了一個青銅器,主動地上交給周原博物館,得到了一筆獎勵,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後來小王又開始談婚論嫁,姑娘家提要求嫁過來不僅要彩禮還要住新房,可是家裡哪來那些錢啊。老王兒子又想到了剩下的寶貝,但上交文物得到的獎勵實在是太少了,在外開了眼界的小王,知道文物是值大價錢的,於是在得到父親同意後,他做了件對人生影響重大的事情。 小王借來相機給文物拍了照,然後拿著照片就找到了省上的博物館,他要找專家看看,這東西博物館收不收?能賣多少錢? ... ​從照片上看,這是一件西周的青銅器,如果不是贗品的話,就一定價值連城。為了確認是否是真的,陝博專家並沒有馬上回復小王,而是讓他先把文物帶來瞧一瞧。 第二天,小伙子就如約送來了青銅器上的蓋子,只見蓋子上有120多個字的銘文,文物組初步確認這就是西周的青銅簋。而後專家組謹慎鑑定後,又最終確定這是西周的「宰獸簋」。這一發現讓專家們興奮不已,事不宜遲,他們立即開車奔赴段家鄉大同村。 國家有法律規定,境內出土的文物歸國家所有,公民無意發現的出土文物應主動上交,這是每個公民的義務,如果將發現的文物進行非法變賣,是違法的。專家們反覆地向王家父子進行法律宣傳教育,來來回回跑了好幾趟,剛開始父子倆始終不肯上交文物,終於在權衡利弊後表示願意上交。 ... 最後專家們根據「五鼎四簋」的禮制推測,青銅簋應該有四件……終於,父子倆又交出了另外兩件青銅簋,至此國寶回歸。這四件青銅簋,內容完整地記錄了周王在錄宮冊命宰獸的全過程,為研究西周官​吏​制度提供了極其珍貴的歷史資料和文物佐證, 也是近年來非常罕見的國寶青銅器。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culture/9vjrr98.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38466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仁愛鄉容易冒汗改善中醫診所彰化恐慌看什麼科埔里常常心悸看什麼科福興失眠睡不著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芬園常常睡不著或很早就醒來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中寮睡眠障礙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很多人都在這彰化中醫診所看好的,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竹山鎮瞳孔擴張或收縮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集集心臟無力感中醫推薦 很多人都在這鹿港中醫診所看好的,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線西記憶力減退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大村常常睡不著或很早就醒來看什麼科 治療有成效的和美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竹塘體溫控制功能異常改善中醫診所 中州科大附近推薦頻尿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很多人都在這和美中醫診所看好的,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ldp7tqtzt 的頭像
    kldp7tqtzt

    kldp7tqtzt的部落格

    kldp7tqtz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